苏州工业园区:“筑巢引凤”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标杆
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,苏州工业园区以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为突破口,通过政策创新、产城融合、服务升级三大引擎,累计吸引超10万名高层次人才落户,其中青年人才占比超60%,成功孵化青年创业项目逾5000个,培育出多家独角兽企业,成功塑造了“创新之城、活力之城、幸福之城”的城市品牌,吸引了更多青年人才和优质资源集聚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政策创新构筑人才强磁场
长期以来,苏州工业园区“以人才企业之活力,开城市发展之生面”,结合本地产业规划,主动作为“请进来”、更大力度“走出去”、拓展思维“借外力”,通过一系列人才招引品牌、一揽子人才招引举措、一大波优势载体平台,构筑“近悦远来”的人才生态。
园区持续迭代“金鸡湖人才计划”,推出“1+4+X”政策体系2.0版,首创岗位紧缺度分档补贴机制,对5级紧缺岗位毕业生给予最高8万元专项奖励,企业核心团队可获百万级综合激励。通过“领军登峰”“产业强基”等精准施策,实现从顶尖科学家到技能工匠的全链条覆盖。
产城融合重塑青年生活圈
从1998年首个邻里中心开创“一站式”社区服务先河,到环金鸡湖商圈崛起为长三角时尚地标,园区用三十年实践书写产城融合范本。当前“一主两副”空间格局中,金鸡湖主中心集聚87%的商业文旅地标,阳澄南岸创新城与吴淞湾未来城双翼齐飞,构建起“500米见公园、1公里进邻里、3公里享商圈”的活力生活网络。超70%人才调研反馈,高品质生活环境是其选择园区的重要因素。
1998年首个开业的邻里中心
对标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城市形态,苏州工业园区打破千城一面的束缚,以“世界眼光、国际标准”打造金鸡湖区域城市主中心,建设“创新阳澄南、非凡吴淞湾”两个城市副中心,城市规划、城市建设、城市管理、社会治理,环环相扣,精雕细琢,产才城融合发展境界豁然开朗。
服务体系打造人才生态圈
人才作为第一资源,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。全国首创的三语“一网通办”平台、长三角首个国际融合服务中心、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五大服务平台,构筑起人才服务“金三角”。通过“才聚金鸡湖”体系,人才可享14天免费住宿、3年优租房、25万元购房补贴及子女教育医疗专属通道。企业服务中心数据显示,2023年人才服务事项办结时效提升40%,满意度达98.6%。
展开全文
企业发展服务中心
“人才与城市是双向奔赴的合伙人。”园区人才办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,规划建设百万方人才社区,力争三年内实现青年人才净流入增长30%,打造全球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。在这片热土上,平均每天诞生17家科技企业、每平方公里创造6.7亿元GDP的奇迹仍在续写。
苏州工业园区通过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,不仅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,也为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。未来,园区将继续深化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,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青年人才高地,为全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“园区样板”。青年因城市而成长,城市因青年而繁荣。苏州工业园区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一理念,书写着青年与城市共成长的美好篇章。(施琴芬)
评论